谁写的《救赎》的宣传的语啊,真该挨一大嘴巴。
宣传语上标榜的“一个关于性,战争于强奸的故事”完全是为了吸引眼球放的屁。《救赎》里那些元素并没有被夸张,而是表现得恰到好处地推动了剧情。
13岁少女的妄想能造成多大的蝴蝶效应?都怪那次戏水,那封装错了信封的情书,那场图书馆里的缠绵,造成那个13岁女孩自以为是的妄想。布里奥妮轻轻一句“我亲眼看到的”把姐姐塞利西亚和她的爱人罗比推下万丈深渊。
塞利西亚和罗比都是憋死也不说对你有感觉的主儿,图书馆里终于激情迸发的一刻,两个人含泪说出我爱你,这场片中唯一一场激情戏让人看不出丝毫刻意而为的**,只有感动流淌其间。
几个小时后,罗比因为布里奥妮的伪证被投入冤狱。13岁少女的妄想如此可笑荒唐,她在说出编造的证词的时候根本想不到会是怎样的后果。看着影片呈现的她妄想的一切,作为看客我恨得牙痒痒,但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又让人无奈,那个年纪做出这样的举动有让人怎么恨呢。
坚信他无罪的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希望能等到罗比回到自己身边。“Come back , come back to me....”塞利西亚一直坚定地对罗比说。从影片最后布里奥妮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塞利西亚和罗比都没有等到那一天。罗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最后一天死于败血症,死前一直紧握塞利西亚给他的家的照片。塞利西亚在同一年死于由爆炸引起的地下避难所水灾。
短暂的一生短暂的爱情短暂的相聚,漫长的想念。
影片取名为“Atonement”,救赎,长大后的布里奥妮想要赎罪,但是行动与已经造成的后果比起来实在是太苍白,她选择用文字记录自己犯下的罪过,让文字流传于世,就像耶稣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赎罪一样,即使自己不在世上也要背负着罪过接受世人的谴责。
影片的一大亮点在表现战争的桥段,没有俗套的用子弹和血浆表现战争的惨烈。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那个海滩,成千上万的士兵等待回家的船只,没有无序没有争抢,夕阳下在一起唱“和平万岁”的士兵,在废旧的游乐场里的坐转盘的士兵.....微弱的阳光把残破的摩天轮勾出个轮廓,旁边是未熄的战火,基地放映室巨大的银幕上是一对男女接吻的画面,罗比站在银幕前方双手抱头,“Come back , come back to me....”。
《救赎》是部好电影,各种元素的表现手法不落俗套又恰如其分,整部作品里浸透着无奈与遗憾,被撕裂的生活和青春展示在我们眼前,残酷的,不仅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