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那些诗] 《那些年那些诗》第59篇:失乐园 Paradise Lost(1)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出生于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在剑桥大学求学时和毕业后一个时期,钻研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1638年他旅行意大利,访问过关在狱里的伽利略,并和意大利的文人学者交往。2013-05-22 编辑:Jasmine
-
[经典诗歌] 双语诗歌:一吻万年,处子梦甜
每一次你的亲吻,都让我战栗的像个孩子那般。捧着玫瑰,我们歌唱希望。你独特的嗓音铭刻在我爱的心跳理,比梦还甜。2013-05-21 编辑:shaun
-
[那些年那些诗] 《那些年那些诗》第58篇:野火Wild Fire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2013-05-17 编辑:Phoenix
-
[经典诗歌] 双语诗歌:一见钟情,彼此深信
然而从那街上、楼梯间、过道上传来的细语来判断——或许他们曾无数次擦肩而过?2013-05-17 编辑:shaun
-
[那些年那些诗] 《那些年那些诗》第57篇:我似流云天自游
《我似流云天自游》为一首诗歌,作者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2013-05-15 编辑:Phoenix
-
[经典诗歌] 双语诗歌:早晨醒来那刻的悟道
If you woke up this morning 若你早晨醒来 with more health than illness, 拥有的健康大于不适2013-05-15 编辑:shaun
-
[经典诗歌] 双语诗歌:I am not Yours 我不属于你
我不属于你,也没有沉迷于你,没有,尽管我是如此希冀 像正午的蜡烛融化,像雪花融汇在大海里。2013-05-14 编辑:shaun
-
[那些年那些诗] 《那些年那些诗》第56篇:来到柳园
这首闻名遐迩的歌曲,是根据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同名诗歌〈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谱曲而成,最初翻译为《柳园里》,是叶芝早年的诗作。他的早年诗歌韵律优美,感情细腻,辞藻华丽,象征意味浓郁,明显受到英国浪漫主义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来到柳园》原名为《旧歌新唱》 。叶芝曾为此诗作过下列注释:"这首诗是根据斯莱戈县巴利索戴尔村里一个经常独自吟唱的老农妇记..2013-05-13 编辑:Phoenix
-
[那些年那些诗] 《那些年那些诗》第55篇:草原之夜
惠特曼(1819-1884)美国诗人,1810年5月31日,华尔脱·惠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经济拮据,他只读过几年小学,11岁就辍学了。2013-05-10 编辑:Phoe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