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分)(2013•南宁)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CaCO3CaO+CO2↑ B. Cu+2AgNO3=2Ag+Cu(NO3)2
C. 2Fe+6HCl2FeCl3+3H2↑ D. 2KMnO4═K2MnO4+MnO2+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为高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
D、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4.(2分)(2013•南宁)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D. 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催化剂;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催化剂,故A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B说法正确;
C、油锅着火,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空气而熄灭,故C说法正确;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2分)(2013•南宁)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3SO2 ②Mg2+ ③CO2 ④SO4 ⑤O2﹣ ⑥H2O2.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
解答: 解: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分子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Mg2+、O2﹣中的“2”分别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氧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SO4中的“2”表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①3SO2、③CO2与⑥H2O2中的“2”分别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6.(2分)(2013•南宁)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再考虑实验现象;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考虑;C、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D、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考虑.
解答: 解: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现象不明显,故A与事实相符;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不是白色沉淀,故B与事实不相符;
C、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Ca(OH)2溶液属于碱溶液,所以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故C与事实相符;
D、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故D与事实相符.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判断反应后实验现象时要考虑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
17.(2分)(2013•南宁)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 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气味 |
B | 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SO42﹣ | 取样后,滴加BaCl2溶液 |
C |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后,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硬水与软水;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羊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在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时,需要排除可能存在的其它离子如碳酸根离子、银离子(沉淀可能是碳酸根离子生成的BaCO3,也可能是由于银离子生成的AgCl等)等的干扰.
C、根据碳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
解答: 解:A、羊毛面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面料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SO42﹣,滴加BaCl2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的干扰(沉淀可能是碳酸根离子生成的BaCO3,也可能是由于银离子生成的AgCl等),故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的是氧化铜,无明显变化的是碳,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8.(2分)(2013•南宁)固体物质R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B. t1℃时,物质R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2g
C. 将t2℃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 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B、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
C、据R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D、据 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解答: 解: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二者溶解度大小,故 错误;
B、t1℃时,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是2g,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2g,故错误;
C、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2℃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正确;
D、由图可知:R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了解和应用,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分)(2013•南宁)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 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O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Cl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2分)(2013•南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考虑;B、在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进行分析;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进行分析;D、根据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A错;
B、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在一块属于混合物,故C错;
D、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可能是中子,故D错.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中子不带电,熟悉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二、我会填空(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6分)(2013•南宁)请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O2 ;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 H2 ;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Ca(OH)2 ;
(4)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是 CO ;
(5)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CaO ;
(6)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CO2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2.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
(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
(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O.
(5)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
(6)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
故答案为:(1)O2;(2)H2;(3)Ca(OH)2;(4)CO;(5)CaO;(6)C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
22.(4分)(2013•南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乳化 作用.
(2)往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的水溶液 中滴加无色酚酞,会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这说明草木灰的水溶液呈 碱 性.
(3)南宁地处亚热带,盛产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水果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其中能起调节新陈代射、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作用的营养素是 维生素 .
(4)2013年6月11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当飞船进入太空,展开太阳能电池翼时,就可从太阳的光照中获取能量并储存起来.在是常生活中,太阳能电池路灯是将从太阳光照中获得的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光 能.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 解:(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故填:乳化.
(2)碳酸钾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故填:碱.
(3)维生素能够调节人体新陈代射、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故填:维生素.
(4)太阳能电池路灯的使用过程为:白天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晚上电能转化成光能,所以太阳能电池路灯是将从太阳光照中获得的太阳能最终转化为光能.
故填:光.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用途方面的知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