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分)(2013•日照)
(1)图1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6所示;由 二力平衡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2.8 N.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李丽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张华同学提出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图2是他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实验装置图.
①李丽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该按 甲、丙 两个图所示的方案进行.
②张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请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答题卡中的坐标系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FN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Ff与FN的关系是 成正比 ;
FN/N | 1.0 | 1.5 | 2.0 | 2.5 | 3.0 |
Ff/N | 0.4 | 0.6 | 0.8 | 1.0 | 1.2 |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呢?”张华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图甲的示数一样,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的结论.而李丽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图甲中示数的一半,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 小丽 的结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 实验中没有保持压力不变 .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平衡力,此实验的思路是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观察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2)①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需保持压力大小相同,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选择;
②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结论;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分析其是否控制了变量.
解答: 解:(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
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所以其示数为2.8N.由二力平衡条件得,摩擦力也为2.8N.
(2)①李丽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需控制压力大小这个变量,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甲丙两图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②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3)李丽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这样压力大小也会变为一半,没有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8;(2)①甲、丙;②见上图;成正比;(3)李丽;实验中没有保持压力不变.
点评: 能否正确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实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同时要学会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间接测出摩擦力的方法.此题还考查了有关测力计的读数及图象的画法.
24.(8分)(2013•日照)为进一步研究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小明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做了下面的探究: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开关后,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小明讲实验中观察得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
次数 | 开关 | 磁场方向 | 导体ab的运动方向 |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
1 | 断开 | 上N下S | 向右运动 | 不偏转 |
2 | 闭合 | 上N下S | 向右运动 | 向左偏转 |
3 | 闭合 | 上N下S | 向左运动 | 向右偏转 |
4 | 闭合 | 上N下S | 向上运动 | 不偏转 |
5 | 闭合 | 上S下N | 向下运动 | 不偏转 |
6 | 闭合 | 上S下N | 向右运动 | 向右偏转 |
7 | 闭合 | 上S下N | 向左运动 | 向左偏转 |
①实验中,小明通过观察 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②比较实验2和3(或6和7)可知: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导体运动的方向 有关.
③比较实验 2、6(或3、7) 可知:在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④小明分析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
(2)小明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中,设计的部分电路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要求在答题卡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要求:
①小磁针的指向满足如图所示的方向;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段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③原有导线不得更改.
考点: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①电流是看不到的,要通过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②通过比较数据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得出电流方向的变化时由哪个因素引起的;
③要找到导体运动方向不变而磁场方向改变的一组数据;
④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比较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和未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作比较得出;
(2)将螺线管、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
根据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判断出螺线管的NS极,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出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滑片与下面接线柱距离越远,电阻值越大.
解答: 解:(1)①小明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②由2和3(或6和7)知,磁场方向相同,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同,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同,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③由表格中数据知,2和6或3和7的导体运动方向相同,磁场方向不同,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也不同,说明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④由表格中数据知,当开关断开时,不会有电流产生;若导体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时,不切割磁感线,此时电路中也没有电流,可得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将螺线管的另一个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此时螺线管电流方向向下,由右手螺旋定则得,螺线管的右侧是N极,左侧是S极,吸引小磁针的N极,小磁针N极向右.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段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所以电阻值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应接下面的B接线柱.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①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②导体运动的方向;③2、6(或3、7);④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2)见上图.
点评: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要特别理解好切割的含义,同时考查了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及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判定.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5.(6分)(2013•日照)日照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有“蓝天、碧海、金沙滩”;每年夏天有很多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玩,如图是可供游客在海上游玩时的一种旅游观光艇,此观光艇的质量为900kg,在海上航行的最大速度为36km/h,最多可载的游客数量为20人,如果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10N/kg,求
(1)观光艇以最大航速行驶2小时的路程是多少米?
(2)该观光艇在水面下50cm深处有一个面积为20cm2的小零件,求小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压力是多少?
(3)假设每位乘客的平均质量为60kg,观光艇满载乘客时,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 (1)已知路程与最大航速,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可以求出2h的路程.
(2)利用p=ρgh求出小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再利用p=求得小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压力.
(3)知道观光艇的质量,求出总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人艇总重,再利用漂浮条件求观光艇满载乘客时,所受水的浮力,再利用F浮=ρgV排求出浸入水中的体积.
解答: 解:(1)∵v=,
∴观光艇的路程:
s=vt=36km/h×2h=72km=7.2×104m;
(2)小零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0.5m=5×103Pa;
∵p=,
∴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压力:
F=pS=5×103Pa×20×10﹣4m2=10N.
(3)观光艇满载时的总重力为
G总=m总g=(60×20+900)kg×10N/kg=2.1×104N;
观光艇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总=2.1×104N;
∵F浮=ρgV排,
∴满载时浸入的体积:
V排===2.1m3.
答:(1)观光艇以最大航速行驶2小时的路程是7.2×104m;
(2)小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压力是10N;
(3)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2.1m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重力公式、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是一道力学综合计算题.要求灵活运用所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求解.
26.(6分)(2013•日照)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0A;当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0A.求:
(1)电阻R2的阻值.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
专题: 计算题;欧姆定律.
分析: (1)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R2断路,电路中只有电阻R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1的电流,知道电阻R1的阻值可利用公式U=IR计算出电源电压.当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和S3时,电阻R1和R2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则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再利用公式R=计算出电阻R2的阻值.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电阻R1和R2串联,利用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可利用公式I=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知道电阻R1的阻值,再利用公式U=IR计算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
解答: (1)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1,而I1=0.50A,R1=20Ω,
∴电源电压为:U=I1R1=0.50A×20Ω=10V.
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和S3时,电阻R1和R2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而I=0.90A,
∴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I﹣I1=0.90A﹣0.50A=0.40A,
电阻R2的阻值为:R2===25Ω.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电阻R1和R2串联,
∵R1=20Ω,R2=25Ω,
∴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R1+R2=20Ω+25Ω=45Ω,
电路中的电流为:I串===A,
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I串 R1=A×20Ω≈4.4V.
答:(1)电阻R2的阻值为25Ω.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4V.
点评: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S1、S2断开,S3闭合时及S1断开,S2、S3闭合时两种电路的状态.
27.(10分)(2013•日照)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家庭都住进了高楼大厦,小丽家住进新楼后,为了淋浴的方便,购置了一款某型号的电热水器(其铭牌见下表),安装在卫生间的墙上.小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
(1)注满水的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连续加热40min,热水器上的温度示数由22℃上升到46.2℃.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此过程中电热水器的热效率.
(2)该热水器在某时间段使用时,20min内产生的热量为2.4×106J,求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和它工作的实际电压.
(3)防电墙技术就是在电热水器内部形成永久性电阻,电热水器经防电墙处理后,使人体承受的电压不高于20V,保证异常漏电情况下,接触热水器的人的安全.如图所示,若人体的最大电阻为20MΩ,试求防电墙的电阻.
某型号电热水器 | |
额定电压/V | 220 |
额定电功率/W | 2420 |
容积/dm3 | 50 |
商品特征:安全防电墙、防水、防尘、防潮 |
考点: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电和热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箱中水的质量,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额定电压下电热水器加热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W=Pt求出消耗的电能,利用η=×100%求出此过程中电热水器的热效率;
(2)根据P=求出电热水器的电阻,再根据焦耳定律求出通过热水器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工作的实际电压;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防电墙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建立等式即可求出防电墙的电阻.
解答: 解:(1)根据ρ=可得,水箱中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50×10﹣3m3=50kg,
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50kg×(46.2℃﹣22℃)=5.082×106J,
水箱中的水在额定电压下连续加热40min消耗的电能:
W=Pt=2420W×40×60s=5.808×106J,
电热水器加热时的热效率:
η=×100%=×100%=87.5%;
(2)根据P=可得,电热水器的电阻:
R===20Ω,
根据Q=I2Rt可得,通过热水器的电流:
I===10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工作的实际电压:
U=IR=10A×20Ω=200V;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防电墙的电压:
U墙=U﹣U人=220V﹣20V=200V,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即=,
解得:R墙=20MΩ.
答:(1)此过程中电热水器的热效率为87.5%;
(2)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为10A,它工作的实际电压为200V;
(3)防电墙的电阻为200MΩ.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和热量的综合计算,涉及到密度公式、吸热公式、电功公式、效率公式、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特点的应用,综合性强,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