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广州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部资深听力老师尹国科)
还有几天,the end of the world就要来了,说的当然是四级考试,作为四级听力老师,按照考场实际流程,给同学们整理了一些很实用的技巧,大家看一下:
第一阶段:试音(两分钟左右)
试音就是考试提供的大约两分钟给你适应听力设备的时间,不涉及任何考题信息。利用好这段时间,可以为你提高考分提供有力支持。
第一步: 调音量(10秒-15秒)
用试音开始的10-15秒尽快调整出合适音量。音量太小,将会分散你宝贵的精力去听清楚录音,导致对题目的判断力下降;太大,会对听觉造成冲击,导致响耳现象而听不到某些单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你的分数。
正确的音量是:你平时看电视的音量。或者说,是你边看边听时候的音量,因为做题时的状态是边听录音边看题判断的。分出越少精力听清内容,就有越多的精力进行准确判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步: 迅速看选项(1分30秒左右)
试音阶段不允许动笔,但可以看卷子,这个时候应该抓紧时间预先浏览题目选项,寻找关键词,特别是比较长的选项,如2012-6,12. [A] She is tired of the food in the canteen.
(该题的关键词是canteen-tired.),这样有利于正式开考时缩短寻找关键词的时间,在仅有的时间内完成更多题目的关键词划线。没办法,多数同学划线时间很紧,我们得分秒必争啊!颇有点生死时速的赶脚。
第二阶段:听力考试(32-34分钟)
抢分大招:名词是王道,听到什么选什么。
第一步:迅速了解将会听到的内容。
四级听力中,正确选项中的名词有80%以上的机会原词听见。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划线避免全句通读,时间不够。要带着目标跳读。优先顺序是
名词-形容词-动词,如2012-6
12. [A] She is tired of the food in the canteen.
[B] She usually takes a snack in the KFC。
[C] She often eats in a French restaurant.
[D] She is very fussy about what she eats。
关键词分别是
[ A ] canteen-food--tired
[ C ] French restaurant-often eats
[ D ] what she eats--fussy
第二步: 边听边判断,没有提及,搭配不对是窍门
上题对话是
M: I'm thinking about where to go for a bite tonight. Any suggestions, Barbara?
W: Well, how about the French restaurant near the KFC? Frankly, I've had enough of our canteen food。
Q: 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
M的关键词是go for a bite(没听懂?没关系!)-suggestions
起码你可以知道,他没提到选项中的任何名词,放心了!答案一定在第二个人的话里,你懂的,同学们。
W的关键词是French restaurant-KFC-enough-canteen food
该如何解读这条线索呢?对比选项就知道啦。
[ A ] canteen-food--tired
线索中含有enough-canteen food
可以轻易看出canteen, food两词被提及,had enough就是tired的意思嘛。选【A】就对了。
一个选项中两个关键词被提及就一定是答案。三个呢?锦上添花呗。
当然,如果能排除其他选项,我们选择的信心就更足了。
[ B ] KFC-snack,线索有KFC,没有snack,这就是"搭配不对"。
同理,[ C ] French restaurant-often eats,有French restaurant, 没有often eats, 也是搭配不对。
[ D ] what she eats-fussy,what she eats等于food,fussy等于挑剔,搭配不对!
等等,这个我不懂啊!没关系,A选项明显有两个词提及,D选项不懂,这…这还用想吗?
以上的技巧可以有效运用于四级听力考试的所有选择题。Isn't it simple and great?
不过你会发现,这些技巧的基础是学会找到关键词。看的容易学,听的呢?
嗯,如何听到关键词,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简单来说就是重点抓句子的名词。相信基础好的同学应该问题不大,这些技巧你们会很容易上手的。基础不好的同学呢?按照经验,临考前多做些真题,配合这些技巧找找感觉,成绩也有一定提高的。谁知道呢?也许几分的差别就是天堂和地狱了,不是吗?
-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