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打电话去订机票,价格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七八百镑。”“这还是转机的,直飞的价格都接近一千镑了。”一年多以前,他订票回家,从伦敦直飞上海,往返才400镑,“这还是我临走前两天订的票。”
还有意外在后面等着。到了学校之后,他去财务室交学费,发现学费也上涨了,“10400镑。”两年前,他第一次来英国,念大一,那时的学费是9300镑。
“帝国理工硕士的学费涨到了26000镑了”
2008年,南洲从在读的江南大学退学,进入英国大学UEA念大一。9300镑学费是带了汇票过来的。英国本科学制只有三年,今年他正大三,明年7月就要毕业。
他希望本科毕业之后能再申请一个硕士学位,而且最好是名校。上个学期,他在英国找了一家中国人开办的中介,申请硕士学位。
这家中介在国内、在英国多个城市都有分支机构,“蛮正规的。”南洲交了300镑中介费。中介帮他申请8所学校。两年前申请本科的时候,他也是找了一家中介。“上海的一家中介,申请三所学校,中介费是一万多。”
“据我导师分析,现在申请的8所学校都挺有希望的,华威可能最难。” 南洲说,“八所学校的学费都很贵,涨了很多。”其中,帝国理工一年的学费高达26000英镑,最便宜的也要16000镑,大部分在18000镑至19000镑之间。南洲申请的专业均为金融。他记得2008年跟他同年入学的硕士的学费是9500镑,已经翻了一倍了。
“以前中国同学占5%,现在大概接近20%”
“中国同学多,越来越多了。”
英国的课程分为大课和小组讨论两种,一般选了同一课程的所有学生都集中在大讲堂里听演讲,结束之后就会有针对此次演讲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由另外的老师组织,一般十个人一组。
“大一时,一起上大课的中国学生大约占5%,现在大概15%至20%。”这些同学都是“从Into来的,在Into读一段时间的语言或者预科,然后插班到大二或者大三。”Into是一家语言学校,属于南洲所念的UEA的语言学校,南洲算是看着Into成长起来的。
上大一之前,他在into念了8周的语言。“那时候教室、食堂、宿舍都是跟UEA共用。到下一届,Into就完全自成一国,教室、食堂、宿舍、娱乐设施,比UEA条件更好。”留学生中纷纷流传Into就是靠中国留学生办起来的,“里面几乎全是中国人。”